展览该看还是不看?
赵孝萱
一、原创性的匮乏
昨天参加完九月艺术系列[盛会]的最后一站从上海回京,这一阵子展览泛滥成灾,多到看得想吐了。这些年,名为当代艺术的展览越来越多,有双年展、三年展;有个展、群展;有画廊、美术馆、博览会的展览;有官方与非官方的展览;有摄影展、油画展;有行为艺术展、装置艺术展等多种展览形式。展览为何会那么多?因为艺术市场昌盛繁荣,想来分一杯羹的经营者越来越多;因为机构变多,当然展览也就多了。收藏家与企业财团纷纷开起画廊与美术馆,打着文化与学术之名,行牟利之实。
实际上,从作品到接受者(观众、收藏家)这个系统的生态链上看,展览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所以众多的展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艺术家藉此展示新作品,让新概念亮相。但是当今展览虽多如过江之鲫,却良莠不齐。作品与展览组成大多面目雷同欠缺新意,看了等于没看。而且让人真正感动的作品实在太少了,有新义的展览也太少了。
在琳琅满目的展览盛宴中,多数展览顶着虚头八脑的宏大题目,语焉不详的策展说明,排列出一群风格理念互不相干的艺术家,让人不知道这些展览是干什么的。作品、题目与论述的关系都不大,当今策展人也未免太好当了。满街的展览都挂着学术主持与学术策划,但真正有学术份量的展览真是太少了。
知名成功的艺术家轮流在各展览空间出现,小艺术家急于出名卖画,精心模仿着市场追捧的图像。人们被逼迫重复看着这些已经让人烦腻的图式,直到呕吐。 同时,这些展览名称都有令人炫目的头衔,“新”和“当代”就是两个泛滥成灾的词汇。但是“新”到底该意味什么?当代又到底是什么? 「新」应该是新观念、新风格、新思潮,但目前却多变成满足“贩卖新人”或“贩卖新作品”的商业口号而已,完全谈不上「新」。展览的相似雷同,其实反映了当今艺术家欠缺原创性的严重问题。而这又与当今艺术家的养成教育与生活有极大关系。美院制式教育,偏重技巧,不重思考、再加上现在年轻人又不读书,如此,都背逆了当代艺术的本质。学校还没毕业,画就都已高价售完,过早优渥顺遂的生活,极不利艺术创作。成功艺术家快速腰缠万贯,天天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香车宝马,又如何能苦思出原创强的艺术作品?近年来国外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容易见到,一看令人茅塞顿开,原来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几乎都有一一可循的西方范本,让人叹息!
展览令人乏味第一个问题出在源头,就是作品欠缺原创性,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太少。
二、开幕式怪象
因为展览真的太多了,同一周末有几十个展览一起开幕。到底该看什么展览成为一个难题。该如何选择呢?什么都不看是个选择,选择好展览去看是一个方式,但因为好展览不多,所以常常去看展览是因为人情原因。朋友发了短信、打来电话,三催四请、真诚相邀,不去,真的不好意思。好歹给朋友捧捧人场,增点人气。但是一定得开幕式去,因为是捧人场嘛,一定要在开幕式那天让朋友知道自己来了,否则这人情岂不是白作了?所以,看展览于是变成因人情关系与捧场性质的苦差事。而且,今天人家的场子你不去,下回你的场子也不会有人来,于是大家都不敢不去相互捧场。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展览于是变成圈子中人互相捧场的无聊游戏。
当今展览大多带着一个叫做「开幕酒会」的怪形式,酒会高下与否,差别在于档次高点的机构用比较高级的酒水点心,吸引一堆吃吃喝喝的人群。人头钻动,看来场景热闹,但人把作品全遮住了,怎么看作品?人们互相寒暄,平常老死不相往来,现在都到开幕式叙旧去了。财大却常气粗的画廊与机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全程招待,把同一批大腕大款大头运来运去,妆点门面,把开幕式办得群贤毕至,有声有色。看来好一片荣景!许多人还深怕自己不在所谓这些重要邀约名单里,以入列为荣。追星者、慕名者、看热闹的人一堆,粉丝急着与偶像艺术家拍照,艺术作品变成大人物的背景,记者忙于采访,众人忙于寒暄,谁还有心情静下心好好体会作品?看作品反而是顺便瞧瞧的次要之事。然后晚上大摆流水席,款待川流不息的圈内宾客,众人在杯觥交错间继续嘻笑喧闹。全一派气躁心浮!
如此之开幕成了格套,有人于是得了开幕倦怠症,但又不敢不去,因为不去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够朋友。当然也有「斯人独憔悴」的特异份子,宣示绝对不去这种「冠盖满京华」的场子,绝不参加开幕式,只愿意在喧闹之后安静的看展览。但这毕竟是少数。有人问,展览能不能不要开幕呢?但这是一个需要「造势」的时代,不刻意造出「势」,那能占领住一方山头?何况这种套数一成形,争抢艺术家之竞争又如此激烈,也没有机构敢不帮艺术家摆摊造势,怕会抓不到艺术家。
有人叹息,现在没钱没势就办不了有人气的开幕,你不掏钱请人来,谁会自掏腰包来呀!又因为是互捧人场互相造势,所以人们都只在酒会中出现,但是开幕这天以后,就变成门可罗雀,乏人问津。这又反映了这些所谓艺术展览展览就是你们这小搓人玩的游戏,别人搞不懂,也进不来。
这时看展览变成看之无味,弃之不行的无奈事。明知展览可能不好,没有期待,却又得去。所以到底去不去看展览,不是艺术问题,而是社交问题。
三、被体制收编
什么展览该看? 当然是好展览,有好艺术家有好作品有好的策划,才叫好展览。但什么是好作品与好艺术家?能直扣当代艺术核心精神的乃可称之为好。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艺术能对既定的政治社会提出问题,艺术家通过作品捍卫艺术自身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挑战审美陈规,并推进人类思想之进程。不管是西方的当代艺术还是中国八五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潮美术”,共同的特征是对政治与社会价值保持着疏离和批判的态度。
所以,在中国,因为官方的展览必有局限性,所以官办的展览不值得期待。这个局限来自于艺术与政治间潜在的对抗关系。例如刚开幕的上海双年展,看来就像上海市政府邀请艺术家们一同完成的上海都市变迁之市政报告。其中虽不至于太歌颂美化,但也掩盖与回避了太多都市真实却丑陋的问题。
官方对当代艺术的接纳必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因为,艺术对政治社会的批判,注定了与官方意识形态在本质上的对抗与冲突。所以,真正具有先锋性和批判精神的作品必定被排除在外。但艺术家又一定得妥协,才能争取到一张进入官方大展的入场券。在看似开放和宽容的姿态背后,官方实际上对当代艺术家进行了收编。这种展览能期待吗?
四、向商业臣服
当今展览的激增,是因为画廊的蜂拥出现。但是画廊展览的目的是为了对艺术家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和炒作,然后走向市场。但市场是由大众构成的,而大众的趣味是表层化的,所以,艺术便自然倾向了“媚俗”。如此之商业目的,容易让展览失去本应有的学术性。如此展览变成了展示,成为了出售艺术商品的商业展销会。
所以,画廊在平衡学术价值和市场利益,艺术精神和大众审美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悖论。因为画廊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要捍卫当代艺术的精神价值,而是为了嬴利。所以,画廊必须得考虑接受者的购买力以及审美趣味。在金钱面前妥协的结果,不可能期待画廊出现太突破审美陈规的精彩作品。
不只画廊如此,在目前艺术的生态链中,因为各环节与金钱的迅速结合,而对艺术本身产生惊人的破坏力量。先不论画廊或是策展人打着美术馆的学术姿态大赚其钱;私人美术馆也作着艺术空间及画廊一样的事,不是租场地赚钱,就是打着美术馆旗号收画,再以展览出版为自家藏品哄抬声势。双年展三年展看来都像博览会,不仅画廊老板能当策展人,许多展品背后有着画廊操作的痕迹。至于博览会,就是艺术商品展销会,作品就是商品,当然不会有太多令人兴奋的地方。艺术家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画廊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批评家为了争取更为丰厚的回报,人人向钱看。
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因素是前卫性,要走时代前面,超越当下。当代艺术也反对艺术商品化,所以很多艺术家故意制造行为艺术、地景艺术或是会在时空中消失的作品。但是目前商业至上的艺术环境,圈子中人必须妥协于各种势力与权力之下,因此展览当然无法前卫颠覆,也无法摆脱商品化魔咒了。
五、繁华却荒凉
目前真是太繁华了、太热闹了,但却也是空前空洞的黑暗时期。揭开花团锦簇的表面荣景,底下却是无尽的荒凉。展览已经让艺术在践踏自身。或许只有出现能完全独立于官方和商业的展览时,展览比较容易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如果不能多看到具有学术性和批判力的展览,中国当代艺术真是前途堪虑。
那到底展览该看?还是不看呢?不去看,不知道好不好,不放心。看了,如果好,就不虚此行了;如果不好,那就趁机与好友寒暄瞎聊吧,也是收获一桩。那还是多瞧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