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培荐文】美育改变中国
赵孝萱
一、什么是美?
二、什么是美育?
三、为何美育是时弊良药?
四、行动方案之一
一:什么是美?
美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美是内在的,是超功利的。
1.美是心灵的创造
美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一种内心的状态。
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形象属于物……直觉属于我……
所以,美,不在物,也不在心,而是心与物的连系;我们的心借外物的形象来表现审美情趣。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 觉得它们有性格,有情感,这是根据心灵创造来体会万物,是“移情作用”,也是审美情趣。
世间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美是心灵的创造。
朱光潜先生说: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见到梅花,忘掉它和其他事物的联想和意义,使它剩一个孤立绝缘的形象,无所为而为地观照它、赏玩它,这就是美感的态度。
所以,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到抛弃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
无论做人做事如果抱着“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能有一番大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二、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来感染与塑造人, 本质在于情感性。
寓理于情,以形动人。动之于情,晓之以理。
美育又可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次:“艺术教育”:
培养人们对音乐、美术、文学等作品的鉴赏与创作力,能全面提高人们的审美品味与艺术判断。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周礼•地官》:“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以乐语教”、“以乐德教”等都是古代艺术修养的培育项目。
“诗教”、“乐教”以至“礼教”承担着社会教化和个体人格修养的美育功能。
在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为了把子弟培养成为坚强的战士,教他们学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并把音乐、唱歌、宗教舞蹈跟军事、体育结合起来。
第二层次:“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的任务在于启发人们在生活中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最终发现生命之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有爱美之心,不等于有美学修养,所以必须培养审美态度。
美感教育是教人在生活与生命中自觉地从审美的角度,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透过生活中的审美过程,心灵深处受到感染 ,才能在生活与生命中感受美,才能在科技生产(乔布斯)、日常生活(生活美学)等各领域拥有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最高层次是在素养、情操与品格的熏陶。
蔡元培曾说:”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
审美实践最终陶冶了人的高尚情操,美化心灵,完善人格。
文化精神生活启发了人的自觉性。所以美育的最终价值是指向“至高的善”。
有好的人格和美的心灵,就能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 。
有正确的审美观,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美,使人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能在生活中看到美并表现出来,本质是心灵,修养和内心修炼的结果。
1793年,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美育书简》,深刻阐述了美育的意义 。
席勒认为,因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所以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席勒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察,心灵得以纯洁净化,从而达到人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泉。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
美育能全面提高人的内在素质、气质、品味、格调、境界。
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能在人生中欣赏美、追求美、享受美、创造美,能过富有美学的生活,又能有审美的人生境界,最终达到艺术化的诗意人生。
三、为何美育是时弊良药?
目前美育严重滞后于物质经济条件的发展,成为中国各种乱象之根源。
中国当下的时弊乱象:
1.缺乏文明素养;不良生活习气,不遵服装生活礼仪。
2.缺乏文化生活:心灵精神没寄托,黄赌毒盛行。
3.拜金势利价值:一切向钱看,只以追求金钱与物质为唯一价值。
“土豪”一词的流行,就是美育严重匮乏的明证。
因美育是从艺术与文化生活出发
四、行动方案之一
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 。
“美育”一词,最早由他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他将艺术与美育纳入北大教育系统,并“谋全国艺术之普及”。
民国时期,在其辈努力下,美育的宗旨、正规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初步呈现出比较完整的学科面貌。
“美育救国”,这一民国教育家的号召,在今天更为迫切。
元培学堂,便顺势而生。为纪念民初蔡元培弘扬“美育”的教育理想,在三年各种课程的成功实践中,我决定成立元培学堂,希望影响更多的人。
这是一所专授美育的文化讲堂,学堂以深入浅出的艺术课程与亲身体验的人文游学之旅,除了让企业家掌握艺术史谱系与收藏知识,也培养学员的艺术鉴赏力、人文素养与美学品味。
就现代观念来讲,艺术教育应与人的素质相提并论,并成为终身教育。但目前社会艺术培训学校招生对象只局限于少儿及美院考生,尚未有针对成人开设的课程,更缺乏美学鉴赏素养及人文品味的培养。
元,善也,始也,育也;培,养也,育也。这也正是元培学堂的创办理念。
美育改变中国,行动开始,筚路蓝缕,道阻且长。
必须大家都认识到美育对个人、社会、家庭、国家的重要性,今天美育在各位心灵深处播下了种子,期待未来发芽。
愿我们国家成为真正知书达理的礼乐文化大国。
愿人文精神与美学品味能进入各位生命与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