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派(法语: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故1840年后这些画家的作品被合称为“巴比松派”。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泰奥多尔·卢梭、让-巴蒂斯·卡米耶·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其他比较后期的有朱尔·迪普雷(Jules Dupre)、康斯坦·特鲁瓦永(Constant Troyon)、夏尔-埃米尔·雅克(Charles-Emile Jacque)、纳尔西斯-维尔日勒·迪亚(Narcisse-Virgile Diaz)等重要成员。巴比松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过去法国艺术界对风景画的评价都很低,认为画风景画的画家是比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派的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同时也因当时巴黎和欧洲都饱受战乱,人心思慕隐居生活,所以巴比松派成功地为风景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印象派自1860年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